王虎变(1853~1939年),字炳文,号柳溪,安平镇人。光绪甲午(1894年)科庠生。自此设馆为教,笔耘舌耕,六十年如一日。王一生授徒500余人,举第者13人,桃李遍桑梓,教誉闻乡里。王逝世后,生徒及乡里为之树碑。碑额曰:“时雨春风”;两侧铭联曰:“品学兼优一乡善士,势力不染两袖清风。”
王虎变设馆施教,其方法机动灵活。《德教碑》铭有:“其教人也,叩之必鸣,言之必尽;遇有难解者,必口讲指画,至再至三,务使学者洞悉于心目之间而后已。”他主张学与问相结合,认为只有多学多问,最后才能达到多识。遇有疑难问题,他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口讲、指画,”趣味横生,使学生耳目一新。“故诸生沐其教而通经术者不乏人”,其生徒除举第者13人外,皆一方品学兼优,为乡里称颂的善士。
王虎变生活于民间,同情劳苦大众。他在《民家怨》一诗中这样写道:“苍苍蒸民,生不逢辰,悠悠斯世,谁施慈仁?况筹新款,踵踵相因,百姓切齿,官吏肥身。纵有贤哲,欲救斯人,懒谈时务,难出风尘。共笑迂拙,有志未伸。经冬草木,何日逢春?一样冤苦,向谁诉陈?”深刻表达了他忧国忧民、有志难伸的苦闷心情,有力地鞭鞑了社会的腐败。
王虎变同情劳苦大众,也痛恨封建压迫。他在《讽劝富翁》一诗中写道:“一首拙诗警富翁,富翁个个糊涂虫;早知抢掠财难保,何若当年济贫穷。”他还以锐利的笔锋,投刺科举内幕,并给以无情地揭露嘲讽:“阅卷考官未读易,易中总不辨雌雄;可怜学经等无用,一代文衡也若斯。”——这是他在《主考不解易》一诗中的嘲句。同时他还对那些自命不凡,道貌岸然的御用文人以辛辣的讽刺。他在《举人不通易·书院山长》一诗中写道:“书院先生彭士彦,易经一部未曾念;人称他是孝廉公,我笑他是门外汉。”反映出他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辛辣嘲讽。
编辑:乔传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