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县十三届人大
四次会议文件十三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0年1月21日在县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 刘连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县人民政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自信、包容、拼搏、和谐”的柘城精神,战危机、抗灾害、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完成81.07亿元,增长12.8%。境内收入25606万元,增长16.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766万元,增长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增长32%;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增长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3亿元,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34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3800元,增长10%。我县被评为全国、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县、全省信访稳定工作先进县、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全省平安畅通县、全省职业教育强县、全省白内障无障碍县。
(一)农村经济再创新佳绩。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面对50年不遇的旱灾和“6.3”强飑线袭击,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紧急动员全县上下团结协作、共克时艰,夺取了抗灾救灾的全面胜利,粮食生产在大旱、大灾之年再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6.75亿公斤,圆满实现了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其中夏粮单产495.3公斤,单产居全市第一。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加强生态廊道、通道、河道、村镇和农田防护林等绿化工程建设,植树240万株,营造林4.98万亩,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341%,造林规模大、标准高、有特色,荣获林业生态建设市级验收第一名。农业生产条件切实改善。治理洮河、高庄沟16公里,治理土地面积3.3万亩,新增、改善有效灌溉面积5.4万亩、除涝面积4.8万亩,被评为全市“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先进单位。投入资金3100万元,新修岗王—伯岗、惠济—伯岗、大仵—马集、梁庄—砖桥4条农村公路60公里,新建桥梁10座、维修危桥9座。同时,输出劳动力23.8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5亿元。畜牧业生产势头良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走在全市前列,牛城乡被认定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
(二)工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工业经济在危机之年提速增效。坚持把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保企业运行作为破危局的关键措施,出台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全力服务企业生产经营,保持了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累计达到56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2亿元,增长21.5%;实现销售收入47亿元,增长29%;实现利润3.5亿元,增长20%;工业用电量8345万千瓦时,增长35%。产业集聚区建设快速推进。在全市率先完成了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投入资金7500万元,完善了供水、电力、通讯等配套设施,实施了东北核心区“四纵一横”路网加密工程;投入资金5500万元,新建标准化厂房7万平方米,累计达到17万平方米。落地产业集聚区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20个,累计达到55个,总投资35亿元,其中建成项目37个,投资14.7亿元;在建项目18个,投资20.3亿元,深安电子、上海杰隆、泰森食品、金鑫轴承、坤宇生物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建设投产,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城市建设呈现新亮点。县城精细化改造建设效果显著。组织全县120多个单位,投入资金2.2亿元,投入人力5200人次,对南环路、春水路、黄山路、中原大街和民主大街、和平街等县城24条主次干道实施以沿街立面刷新、广告牌匾整治、绿化升级改造等九大内容为主的精细化改造建设,刷新墙面24万平方米,主路面铺修1.96万平方米,人行道铺设12万平方米,更新广告牌匾9074个,栽植树木4200棵,新建花坛397个,弱电管网入地12公里,拆迁重建房屋4.3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了县城道路精细化改造全覆盖,大大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受到了广大居民的热烈拥护。城市绿化建设成效明显。采取“政府引导、领导分包、部门负责”的办法,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工程,投入资金5000万元,新建大型公共绿地3块、节点绿地24块,绿化街道24条,新增绿地面积3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5.5%,较上年提高8.7个百分点。北湖生态公园和千树园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全县人民盼望多年的北湖生态公园全面开工建设,总投资10.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16亿元,府前广场已经建成,北岸绿化、硬化已经完成,环湖路、湖中路正在施工,东湖开挖大见成效。千树园一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尚木广场基本建成,余河坡上游引水工程已经完工。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出台支持房地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托市措施,继续实施“两个走出去”战略,确保了我县房地产业在全国房地产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呈现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新开工商住小区110万平方米、竣工73万平方米,金沙花园、新地港湾等宜居小区及汇龙大厦、三和元大厦等高层建筑投入使用,东方明珠、新加坡国际花园等新建小区加紧建设。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完成了未来大道、迎宾大道、工业大道、上海路的拓宽改造、绿化和硬化,建成了学苑路、上海路北伸工程。投资2700余万元,铺设供水管网33公里、污水收集管网7.2公里、弱电管网12公里。总投资9000万元的天然气工程开工建设,铺设供气管道6.8公里。新建公厕7座、垃圾中转站13座。建成了县客运中心。城市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完成了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水系系统规划。继续推进了环卫作业、绿化管护体制改革。加强规划控制,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强化全方位城市管理,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形象明显提升。
(四)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09年,全县确定了106个重点项目,动态管理120多个。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的项目推进机制,加快重点项目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快速、高效推进,全县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6.07亿元,占年计划的105%,在全市历次重点项目建设巡回观摩评比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积极推进“161”产业招商,重点开展以商招商、亲情招商、重点区域招商、产业集聚区招商,招商引资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洽谈项目138个,到位资金42.66亿元;其中工业项目98个,到位资金31.69亿元。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项目资金,累计争取项目142个,总投资1.49亿元,项目资金争取数量、建设速度均位居全市前列。
(五)社会事业实现新进步。职业教育成绩显著,我县被评为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县政府被评为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县职业教育中心被评为河南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县一高西校区建设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2100万元;改扩建农村中小学校舍4.3万平方米,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完成了起台、李原、岗王、马集4个乡镇卫生院改造和158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总投资8000万元的县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开工建设,中医院北关院区病房楼建设顺利。建成了文化艺术中心和起台、邵园、陈青集乡镇综合文化站,豫东琴书、豫东大鼓被列入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投资5000万元的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已在4个乡镇实施。强力推进粘土砖瓦窑厂整治,复耕土地1568亩。投资1200万元,强化县站、乡所、村室等计生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我县被推荐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县政府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人事编制、外事侨务、统计、旅游、宗教、物价、通讯、邮政、气象、金融、保险、人民防空、人民武装、老龄和残疾人、志书编纂和档案管理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六)民生工作得到新加强。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兑现各类补贴资金1.23亿元。切实做好了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增就业人员789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97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1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达到5.4万人,发放各类社会保险金1.08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2.4%。新增农村低保对象1.86万人,累计达到4.65万人;及时发放城乡低保金、五保户补助金3944万元。加强敬老院建设管理,集中供养五保老人2082人,全市敬老院建设管理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建成了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主体工程,1603户家庭享受到了住房补贴。解决了4万多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1.12万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积极开展弱势群体、困难群体和艾滋病患者帮扶救助,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认真落实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措施,艾滋病救治、手足口病防治和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成效明显。着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保障了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强化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严格落实“一岗双责”、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和信访评议制度,深入开展“信访问题集中化解月”和“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妥善解决。大力开展平安建设创建和“一村一干一警”大走访活动,全面落实乡村技防措施,建成公安县乡视频系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七)政府建设再上新水平。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79件、政协委员提案101件,办结率100%。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政府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决策评估制度,依法行政更趋规范。积极开展“两转两提”活动,加强机关效能和作风建设,加大政务督查力度,政府执行力明显提高。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快速响应、协调联动、有效处置能力切实增强。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反腐倡廉和纠风治乱工作成效明显。深入推进“大宣传、大走访、大服务”活动,加大软环境治理力度,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在全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综合考核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县能在大旱、大灾、危机之年,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转变、由工业贫县向工业快县的转变、由小城镇向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转变、由民生小县向民生大县的转变,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拼搏、共克时艰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柘城建设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当前,我县总体上还处于“打基础、增后劲、求跨越”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县域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二、三产业比重较低;支撑力强的大项目少,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业组织化、品牌化、产业化程度不够高;可支配财力较少,支出压力较大;城市建设标准和城市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发展环境仍然不优,“四乱”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尚待改进,行政效能尚待提高。对此,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工作安排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进一步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为“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至关重要。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继续坚持“又好又快、更好更快、能快则快、最好最快”的发展方针和“膨胀总量、优化结构、做强骨干、培育支柱、发展龙头、壮大实力”的发展战略,深入开展新城建设年、产业集聚区建设年、大项目突破年、“三城”创建年活动,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乘势而上促发展,多措并举惠民生,全力以赴保稳定,努力实现柘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3%;境内收入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4%。
为实现上述目标,着重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抓大扶强,快速壮大工业实力。强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抓紧编报县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规划、专项规划和总体规划的环评报告,尽快通过省级审批。加快建设金刚石微粉及制品高新产业园、纺织服装产业园、物流配送中心,开工建设生活服务中心。完善鼓励建设标准化厂房的政策,多元化筹集建设资金,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新建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以上。组建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公司,创新投融资方式,加大投入力度,加快道路、电力、通讯、绿化、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加快中牛集团扩建、华商药业扩建、金鑫轴承二期、老君堂制药、泰森食品、华美仪控、德兴纺织等项目建设。着力创新厂房、设备等国有资产出租机制,实行“筑巢引凤”,大力引进高就业、高税收、高效益的项目,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个、3亿元以上项目2个,实现工业大项目的新突破。加快发展主导产业。积极争取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项目,加快金刚石微粉及制品产业科技创新步伐,支持金刚石微粉及制品生产企业加快搬迁速度,落户金刚石微粉及制品高新产业园,做大做强金刚石微粉及制品产业。加快华商药业扩建、老君堂制药等项目建设,支持上海杰隆、坤宇生物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竞争力,做大做强医药制造产业。继续抓好白师傅清真食品、恒星食品等企业生产经营,加快实施泰森食品、潼森禽业等项目建设,引进5个以上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做大做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制定纺织工业城发展规划,鼓励财通制衣、坤腾混纺等企业增资扩产,加快德兴纺织、双丰制衣项目建设,引进3个以上纺织服装项目,做大做强纺织服装产业。培植扶强骨干企业。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大项目孵化基金,充分利用恒昌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工业投资公司的融资担保平台,积极开展融资担保服务,努力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困难。重点抓好中牛集团、华商药业、新源超硬、金鑫轴承、财通制衣、王贡酒业、白师傅清真食品等20家骨干企业,积极扶持壮大深安电子、泰森食品、上海杰隆、坤宇生物等一批新上企业,力争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以惩治涉企“四乱”为重点,继续深化“企业服务年”活动,积极推行县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从严从快查处干扰企业生产经营的案件,努力打造一流的发展环境。
(二)着力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加强规划控制。按照“北扩南进、东延西伸”的发展战略,修编完善县城总体规划、城区控制性规划,以规划来优化布局、推动城市建设。强化规划的执行与管理,确保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建设长江新城。在株洲路以东、商柘公路以西、春水路以北、学苑路以南区域,围绕“一区两园三带四走廊”,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长江新城。“一区”即产业集聚区,“两园”即北湖生态公园和千树园,“三带”即余河坡、废黄河、惠济河和蒋河景观带,“四走廊”即迎宾大道、未来大道、上海路、学苑路。依据上述规划,全力推进新城组装,着力加快道路、绿化、供水、电力等市政设施和学校、医院、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力争3年内把长江新城建设成为现代化产业集聚区、生态旅游区、行政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生活居住中心,把柘城建设成为城区总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0万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完善城市功能。积极做好城市道路扩建和路网加密工作,尽力争取大北环项目,申报立项大东环、南二环项目,加快建设和谐大街,完成学苑路、上海路北伸工程等新城道路组装,巩固提高县城道路精细化改造建设成果。抓紧县城供水管网、污水管网铺设,加快实施天然气管道供气工程和城区弱电管网入地工程。建成10座垃圾中转站和20座公厕。启动青少年文化宫建设,筹建县规划展览馆。加快北湖生态公园、千树园建设,力争全面投入使用。推进余河坡综合治理工程,早日建成“苏州风情一条街”。扩大城区园林绿化面积,加快城区主干道的景观绿化步伐,力争绿化覆盖率达到36%以上,争创省级园林城。加快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步伐。加快行政事业单位旧址开发建设,开工建设香港城、滨河御景花园、东方御景花园、鑫瑞花苑等商住小区,继续抓好金沙花园、新地港湾、东方明珠、维多利亚等小区二期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强化经营管理。坚持市场化运作和开放式经营,公开拍卖街道、桥梁冠名权和广告经营权,提高公共设施市场化运营程度,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深化环卫作业、绿化管护和公益设施管护市场化改革,探索实行城管大联动机制,强化综合执法,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争创省级卫生城。
(三)夯实“三农”基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切实抓好粮食核心区建设。大力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良田建设,深入开展“千亩示范、万亩连片”高产样板区创建活动,巩固稳定粮食面积,着力提高单产,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4亿斤以上,继续争创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抓好辣椒、棉花、烟叶、蔬菜等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着重发展辣椒特色产业,成功举办第二届辣椒节。加快生态廊道、村镇绿化、环城防护林、农田林网等林业生态建设,造林1.2万亩,争创国家级林业生态县。优化畜禽品种结构,加快养殖小区建设,新增规模化养殖小区30个。大力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扶持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推进优势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重点支持白师傅清真食品、平安面业、如意面业、春海岭发等企业做大做强,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以上。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做好2.3万亩国家级土地治理项目的申报实施工作,着力抓好1万亩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和2万亩的中低产田改造。争取实施惠济河、蒋河治理工程,完成朱寨沟、永安沟、惠引沟治理工程19.3公里和岗王—伯岗、惠济—伯岗、大仵—马集3条新修道路的配套水利工程建设,新增、改善有效灌溉面积5.9万亩、除涝面积7.8万亩,争夺全市“红旗渠精神杯”。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4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现1万名贫困人口脱贫。加快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3万户以上,力争实现广播全覆盖。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搞好公路、危桥养护维修。扎实推进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着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切实加强省市级重点镇以及大仵、伯岗、岗王等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发展,努力打造一批特色小城镇。坚持“政府引导、单位帮扶、群众自建、以奖代补”的工作机制,在做好10个市县级试点村建设的同时,认真抓好2个省级中心示范村建设。
(四)优化经济结构,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完善市场体系。统筹规划和正确引导各类专业市场建设,建成陈庄小商品综合批发市场、东关小吃市场。推动辣椒电子交易市场建设优化升级,建设全国一流辣椒电子交易市场。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大力发展农村连锁经营,扩大农村消费。着力发展物流运输业。加快产业集聚区物流中心、烟草物流中心、邮政物流中心建设,培育名优物流企业,提升货源集散能力,打造物流大县。积极争取涡河通航项目,协助做好许亳铁路柘城段勘界规划以及柘城货运站的选址建设工作,加快大型货运场站、货运中心和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促进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打造运输强县。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利用辣椒节、树文化研讨会等节会活动,着力发展节会经济。通过市场化运作,开发建设城市主要节点,着重发展楼宇经济。积极推进服务环节业务外包,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卫生保健、体育健身、休闲旅游、家政服务、物业管理、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业,多层次开发消费产品,促进服务业全面繁荣。
(五)实施开放带动,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狠抓招商引资。突出主导产业、骨干企业、产业集聚区三大重点,强化以商招商、亲情招商、代理招商、组团招商,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企500强等战略投资者,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招商选资,大力引进技术领先型、产业延伸型、集约循环型、规模效益型的大项目、好项目,大力引进知名度高、实力强的品牌公司,落户产业集聚区,创办分公司、子公司,实现招商引资选资的新突破。严格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深入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实效。抓好立项争资。认真研究并准确把握国家保增长、扩内需的政策导向,抢抓中央今年加大对民生领域、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的机遇,认真筛选、申报项目,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和省对我县的项目资金支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2010年拟安排重点项目109个,总投资76.45亿元,计划投资41.87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6个、城建项目49个、社会事业项目14个、农业能源项目12个、交通物流项目8个。继续完善推行“四个一”的项目推进机制,建立健全项目公示制、序时进度制、立体督导制、考核激励制,切实使重点项目在量化、细化、具体化管理中提速推进,力争早建成、早见效。
(六)强化增收节支,认真抓好财税金融工作。抓好增收节支工作。加大对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快速催生一批纳税大户,稳固壮大支柱财源。围绕优势资源、主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引进建设一批成长性好、提供财政收入能力强的项目,培植高效优质财源。坚持以法治税、科学治税、综合治税,完善税源控管体系,堵塞税收漏洞,确保应收尽收。在充分发挥县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用的同时,尽快运行城市投融资公司、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公司,充分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发挥投融资功能。加强公共财政建设,全力以赴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保民生,集中财力解决一批事关发展和民生的重大问题。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完善预算编制、政府采购等制度,加强投资审计、绩效评价,提高财政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开展信用企业创建活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拓宽银企对接渠道,推动银企深化合作和良性互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主导产业发展、中小企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努力扩大信贷规模,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七)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落实优惠政策,加强协调服务,推动全民创业,带动和促进就业再就业,力争新增就业人员46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00人。强化技能培训,加强劳务输出,力争培训农民工10万人次,劳务输出2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0亿元。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征管力度,强化基金监督,重点做好民营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扩面参保工作,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切实抓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力争参保率分别达到50%、100%。加大对城乡低保群众的帮扶救助力度,认真落实城乡低保标准,及时发放城乡低保资金。加强敬老院建设,提高集中供养水平,力争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力争上半年投入使用。积极发展慈善事业、社会福利事业和老龄事业,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和艾滋病患者生活救助工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大力实施职教兴县战略,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努力打造全国职业教育强县;重视学前教育,加强义务教育,提升高中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重点抓好县一高西校区、县二中新校区建设和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建成伯岗、申桥、安平、老王集4个乡镇文化站,做好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加快建设县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中医院北关院区病房楼,建成慈圣、惠济、洪恩、胡襄、牛城5个乡镇卫生院病房楼;启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6类重大公共卫生项目,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高度重视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切实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提高医疗救治水平。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狠抓基层基础工作,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基本国策,加强土地综合整治,结合空心村治理和新村建设,力争每个乡镇完成200亩的土地综合整治任务。统筹抓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物价、体育、人防、气象、邮政、史志、档案等工作。
(八)强化第一责任,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扎实推进平安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创建活动,严格落实“一村一干一警”,完善农村技防设施和公安视频系统,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确保社会大局稳定,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切实抓好信访稳定。严格执行信访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干部下访、信访评议制度,完善县、乡、村三级调解网络,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时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严厉打击非访行为,坚决杜绝越级上访和群体上访事件发生,争创全省信访稳定工作“四无”先进县。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一岗双责”制和问责制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周和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治理活动,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的行为,切实加强交通运输、建筑、消防和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安全监管,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努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圆满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政府各部门及全体工作人员责任重大,必须牢固树立“执政为民、勤政为民、廉政为民”的服务理念,努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升政府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抓好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健全权责一致、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制度,完善决策评估机制,促进政府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程序规范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进一步提高议案、建议和提案的办理质量。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工作,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深化“五五”普法教育和依法治县活动,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监督,强化行政问责,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
(三)努力提高行政效能。严格执行目标责任制,加强效能监察和绩效评价,强化政务督查,确保政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方法,善于在困难中找出路、在发展中求突破,对看准的事紧盯不放、定下的事抓紧实施。继续开展“两转两提”活动,加大公务员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广大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服务大厅和电子监察中心建设,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四)切实加强政风建设。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力戒形式主义,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和工作作风,把心思用在抓发展上,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上,对群众关心的大事,要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对群众关注的难事,要做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对群众承诺的实事,要说一项是一项,项项兑现。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常励进取之志,恪守惠民之责,深怀律己之心,反对铺张浪费,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肃查处腐败行为,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竞发,奋勇者争先。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共克时艰、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我县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柘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创造柘城人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