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标同志
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2015年3月6日)
一、回顾2014,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上下,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持续求快、务实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的态势、好的趋势和好的气势。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三个前列”“五个明显”。
“三个前列”: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位居全市前列。全县生产总值157亿元,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亿元,增长11.8%,增速居全市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149亿元,增长26.2%,增速居全市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亿元,增长1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2亿元,增长2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64元,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7680元,增长11.5%,增速居全市第1位。全县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完成131.34亿元和52.35亿元,分别增长12.64%和30.12%,增幅分别居全市第3位和第2位。二是四项重点工作持续领跑全市前列。坚持四项重点带全局、双区突破促发展,产业集聚区、新型城镇化、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和特色商业区建设成效显著,在全市历次四项重点工作观摩评比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三是多项其他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我县首次获得全国产粮大县、第六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容湖被批准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获全国先进。成功蝉联省级文明城、省级卫生城,农村合作医疗、有线电视村村通、“六五”普法等工作获全省先进,再次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全省社会救助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这些“国字号”“省字号”荣誉,进一步提升了我县整体形象。
“五个明显”:(一)工业发展成效明显。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6平方公里,形成了以金刚石超硬材料、医药制造产业为主导,农副产品加工业为补充,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工业格局。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累计达到8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亿元,增长30.5%。产业集聚区成功晋升全省星级产业集聚区已无悬念。一是服务保障实现新提升。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丹阳社区基本建成,丹阳大道建成通车,配套设施持续完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集聚区荣获河南省5A级最佳投资服务金星奖,为全市唯一。二是集聚发展实现新提升。金刚石超硬材料和医药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56.1%。特别是金刚石超硬材料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单晶、微粉、制品产量分别达到15亿克拉、47亿克拉、1000万件,微粉产量和出口量占全国市场的份额分别达到70%和50%,产品达到7大系列140多个品种。产业集聚区成为全国金刚石超硬材料行业集群度较高、产业链条较完善的产业化基地,荣获河南省超硬材料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三是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海乐电子、中盛动物药业、华鑫超硬磨料磨具3家企业获批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10家,总量居全市第1位。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达到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0家。惠丰钻石科技建成了微纳米金刚石粉体材料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研发基地,这样的院士工作站和研发基地全国仅有2家;力量新材料实现了大颗粒金刚石单晶产业化生产,是全国掌握其技术为数不多的企业之一。成功举办了全国超硬材料及制品高级研修班。新增专利4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新增2 个省名牌产品、6件省著名商标,增量均居全市第1位。
(二)城市建设成效明显。一是规划编制不断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用地规划、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正在修编,特色商业区总体规划、产业集聚区东区发展规划、长江新城城市设计方案通过了专家论证。二是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加快长江新城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建业联盟新城、华盛新豫园和学校、医院、大北环等项目顺利实施,幸福万家大型超市开业运营,月营业额突破5000万元,全年可达到6亿元,带动就业1000多人,这为我县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实现了13条道路弱电管网入地,改造污水管网33公里,发展燃气用户1.6万户;绿化覆盖率达到38%,路灯亮化率达到98%。220千伏输变电站建成投用,为“迎峰度夏”期间实现全县不拉闸、不限电提供了坚强支撑。我县是全市唯一实现“双供电”的县。三是城市环境持续改善。以管网完善、道路硬化、路灯安装、立面刷新为主要内容,实施了73条背街小巷升级改造。开展城区经营秩序、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十大专项整治,抓好了春水路等示范段建设,5个城市节点建设初见成效。深入开展“三城”创建活动,顺利通过了省级文明城、省级卫生城复核。
(三)“三农”工作成效明显。一是粮食生产再创佳绩。新建高标准粮田12.62万亩,全县已累计建成25万亩,其中起台镇、申桥乡、惠济乡实现了高标准粮田全覆盖。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丰,首次获得全国产粮大县、第六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二是现代农业持续发展。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1.6万亩、“菜篮子”蔬菜标准示范园3700亩。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2家、农民合作社达到801家。三是生产生活条件切实改善。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第三次荣获市红旗渠精神杯。全县农机总动力118.3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完成造林1.94万亩、森林抚育1.5万亩。新建改建县乡公路和通村道路263公里,解决了11.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2.14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开展“美丽柘城•整洁村镇”活动,牛城乡草帽王村、安平镇史洼村、张桥乡张集村等一批美丽宜居村庄正在形成。
(四)改革开放成效明显。一是各项改革稳妥推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2项。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基本完成,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实现了调整划转。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新发展各类企业1024家、个体工商户2700户。“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6.9%。二是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争取上级项目资金2.51亿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55亿元、外资3700万美元。全县108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9.6亿元,22个省市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投资规模、投资进度均稳居全市前列。三是瓶颈制约有效缓解。充分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和“助保贷”作用,调动金融机构贷款积极性,新增贷款12.12亿元。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等一系列活动,为企业提供用工4200人。强力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整理,加快推进39个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申报各类建设用地2400亩,保障了重点项目用地。
(五)民生保障成效明显。全县财政民生支出26.0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安全饮水、交通出行、住房保障等县定十件民生实事顺利完成,民生得到更好保障和改善。一是就业创业得到加强。城镇新增就业5825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1394人。县财政购买了292个公益性岗位,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000万元,1000名下岗职工、大学生实现创业。二是社会保障不断强化。城乡居民养老、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2万人、10.42万人。发放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对象救助金9475万元,新建农村幸福院76个。扎实推进余井等安置社区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建成了15万平方米的廉租住房、5万平方米的公租房。三是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在222所学校推行了完整午餐模式,先进经验在全省予以推广;36所农村学校校舍和124所农村学校食堂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公共卫生监督工作获全省先进。开展人口出生性比综合治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县政协合唱团荣获河南省“践行价值观放歌文明河南”群众歌咏比赛最高奖,又一次被评为商丘市十件文化大事。四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规范信访工作秩序,实施依法逐级走访,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有效化解。深入开展食品药品、校车校园、烟花爆竹、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社会治安防控水平,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和刑事犯罪、黑恶势力,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上升。
二、展望2015,机遇挑战并存
昨天,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复苏动力不足,地缘政治影响加重,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凸显,今年面临的困难可能比去年还要大。”在这样的新常态之下,我县同全国、全省一样,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又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对挑战,要主动应对。一是稳定增长的挑战。春节收假的第一天,省政府就召开了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会议上,大家都能感受到谢伏瞻省长所表述的全国、全省经济下滑的严峻形势,元月份,财政收入下降,税收收入下降,这是历史上未有的。我县的GDP首次呈现个位数增长,经济下行的压力不容忽视。二是结构调整的挑战。我们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一、二、三产比例为27.8:37.1:35.1,呈现出“二三一”结构,一产占比远高于全省(14)、全市(22.4)平均水平。第三产业虽有较大发展,但尚未形成产业优势,调结构进程任重道远。三是转型升级的挑战。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即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新常态下,我县企业规模小、科技水平低、产业链条短,工业企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抗风险的能力较差,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四是要素趋紧的挑战。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中小企业资金缺口问题异常突出。国家土地政策收紧,用地缺口紧张。国家对环境的整治越来越严,节能减排任务繁重。五是观念转变的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县广大干部驾驭全局的能力有待提升,存在“换挡焦虑”和“本领恐慌”的问题。面对机遇,要乘势而上。李克强总理还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巨大的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发展基础日益雄厚,改革红利正在释放”。全县上下要充分认识到危中有机,增强发展的必胜信心,积极作为,危中求机。一是来自国家宏观政策的机遇。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定向调控,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新常态下,国家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出台了一系列跨年度操作的政策措施,政策效应将在今年继续释放。同时,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实施,这将给我县争取上级支持提供更多的机会,为柘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特别是我县是大别山连片扶贫开发县,这是国家针对中西部地区扶持倾斜的政策,我县已经尝到了甜头,受益很多。如安全饮水工程,争取了几千万的资金,而且不要求县级配套。二是来自新型城镇化的机遇。我县城镇化水平较低,仅为31%,低于全市14.2个百分点、全省14.7个百分点,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欠账很多。但水平低、欠账多,意味着增长空间大、发展潜力大、投资机会多,后进意味着后发优势。当前,国家正在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新一轮新型城镇化建设潮流不可逆转。只要我们万众一心、科学运作、主动作为,就能抓住机遇,变劣势为优势。三是来自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主要体现在未来交通体系的完善上,在铁路方面,禹亳铁路将在我县规划建设客货两用二级站,规划中的商周铁路也将在我县境内通过。在高速方面,规划中的阳新高速要从我县境内通过,我们将会形成南有永登高速、西有商周高速、东有阳新高速三角形闭合圈。在水运方面,涡河航运正在建设,我县境内的500吨级船闸正在施工。未来我县将形成公路、铁路、水路 “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交通优势逐步凸显。面对挑战和机遇,要辩证看待形势,既要保持清醒、积极应对,又要坚定信心、主动作为,把握新常态,抢抓新机遇,落实新要求,谋求新发展。
三、突出重点,凝心聚力抓落实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市定目标任务。实现上述目标,要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突出抓好七个方面:
(一)着力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做好“四个增强”:一是增强集群发展能力。坚持“规模效益明显、产业链条完整、配套体系完善、竞争优势突出”的要求,按照打造金刚石超硬材料百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培育壮大重点企业,拓展完善产业链,加快新产品研发,着力集聚发展。今年要力争金刚石超硬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80亿元。二是增强综合配套能力。加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抓好东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丹阳大道供排水管网铺设,开工建设东区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积极推进金刚石微粉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尽快通过省级授权认证。三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今年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家以上。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扶持一批成长性强的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新增省名牌产品2个、省著名商标3件。举办金刚石超硬材料产业发展高层论坛,提高金刚石超硬材料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创新政府投融资公司融资担保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扩大信贷投放,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持续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每个涉农乡镇完成复垦面积不少于300亩。引进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专业管理人才和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人才,保障用工需求。
(二)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做好“四个强化”:一是强化城乡规划。尽快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完善城市详细规划,实现详细规划覆盖率90%以上。牢固树立“先规划、后建设”的理念,强化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树立违反规划就是违法的理念,对违反规划的建设行为实行“零容忍”,坚决依法依规予以打击。二是强化城乡建设。重点抓好“一湖两河”治理和“211”工程。“一湖两河”,即加快容湖、余河坡和古黄河综合治理。改造提升容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景点、景观配套,加强水系和景区管理,争创3A级旅游景区;大力实施碧水工程计划、河流清洁行动计划,以截污、护岸、疏浚、引水、绿化为重点,加大古黄河、余河坡“两河”综合整治力度,治理古黄河3公里、余河坡2公里,实现城区河面无漂浮物、河岸无垃圾。“211”工程,“两城”即加快长江新城组装,积极推进沿学苑路两侧项目的建设,做好学苑路4个节点改造,实现大北环全线通车;积极稳妥实施旧城改造,继续实施十大专项整治工程,完成4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实施金沙大桥、郭口桥拓宽改造,建成年处理苦咸水能力350万吨的苦咸水淡化工程,新建垃圾中转站和公厕16座。“一区”,即加快特色商业区建设,建成商业文化广场、幸福商业街等,完善饮食服务一条街,实现电子数码城、服装城年内开业运营。“一村”,即抓好新农村建设,继续开展“美丽柘城、整洁村镇”活动,按照“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要求,重点抓好市级示范乡镇、县级示范村,实施垃圾污水处理、绿化、硬化、亮化、美化等工程,加强乡村环境卫生日常保洁管理,使更多村庄成为宜居的美丽家园。三是强化城乡管理。加强城市管理联合执法,强化城建单位职能职责,规范工作规章制度,明确阶段性重点工作,促进城市管理常态化。探索城市数字化、网格化管理模式,突出市容管理、市政管养、交通秩序规范,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着力抓好集镇、交通干线和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的环境综合治理,坚决取缔马路集贸市场。四是强化“双违”和采沙治理。“双违”和河道非法采沙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破坏了我县的声誉和良好发展环境,老百姓深恶痛绝。近期我们集中拆除了一些违法建筑,查处了一些采沙船只,打击了一批钉子户,群众拍手称快。河道采沙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一条河道一旦被污染,良田会遭到破坏,周围6公里内地下水都要被污染,会引发佝偻病和癌症等不治之症。不但当代人要受害,更会殃及子孙后代。下一步,要实施“春雷行动”和“百日集中拆除行动”,坚持城乡联动、联合执法、综合执法,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动态巡查制度,强化督查问责,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违法用地和非法采沙行为,坚决查处党员领导干部干扰执法行为,切实把这两项治理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三)着力抓好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做好“四个实施”:一是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要把稳定粮食生产放在首位,继续抓好科技服务、高产创建、高标准粮田建设等活动,提高良种覆盖率,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新建高标准粮田10万亩,确保全县粮食总产稳定在14亿斤以上,争创全省高标准粮田示范县,巩固全国产粮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成果。二是实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程。这项工作我们正月初八已经召开大会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要积极组织动员,村“两委”班子要切实发挥组织带头作用,抓住当前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迅速掀起高潮,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三是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统筹果蔬种植、畜牧养殖、花卉苗圃等特色农业发展,新增蔬菜标准化示范园2000亩、规范化畜禽养殖小区20个、花卉苗圃基地5000亩。加快发展辣椒、面粉、食品、木材等农副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宁丰木业、豫湘缘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推进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成功申报胡芹国家地理商标,新增省品牌农产品2个。四是实施扶贫攻坚工程。今年重点完成28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减少贫困人口2.12万人。落实“一户一策一责任人”的帮扶责任制,对每个贫困户、贫困村、贫困乡建档立卡,摸清贫困底数,做到扶贫到户,扶真贫、真扶贫。加快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15.6万农村人口和1.48万在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四)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重点做好“四个进一步”:一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顺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取消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和政府债务管理,确保“三公”经费下降10%以上,县四大家领导和机关不要带头执行这项决策。推行公务卡乡镇和县直单位全覆盖,具备刷卡条件要全部刷卡,尽量减少现金支出,每个单位公务卡刷卡率要达到80%,大额资金支出更要用公务卡支付。积极推进工商制度改革、农村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二是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实践证明,招商引资是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的最有效途径,要常抓不懈。节后要掀起招商引资高潮,各乡镇、各单位一把手要亲自上阵,主动走出去,主动联系项目、对接项目、洽谈项目。要创新招商方式,坚持以商招商、产业招商、精准招商、亲情招商、驻地招商,主攻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突出招大引强,提升引资规模和质量。要突出招商重点,围绕延链、补链、强链,重点引进金刚石超硬材料产业和医药制造两大主导产业项目,同时兼顾其他。要将招商引资继续纳入目标考核,并且还要增加其在综合目标考核中的分量。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5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3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引进省外资金55亿元,直接利用境外资金3500万美元。三是进一步加强项目推进。要继续开展专项督查,对所有未落地项目进行排查梳理,及时解决立项、环评、土地、资金等问题,促进已签约项目尽快落地达产。对于在建项目,不管是工业项目,还是城建项目、民生项目,都要依法依规推进,在各项手续完善的情况下加快建设进度。各项目建设指挥部和项目责任单位都要列出时间表,拿出路线图,明确责任人、时间进度、时间节点,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征地拆迁、项目建设。四是进一步优化环境。昨天,李克强总理对懒政怠政行为进行了严厉斥责,我们在这方面要进一步加强问责问效力度。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改进政府服务,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大力整治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吃拿卡要”等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五)着力提升第三产业上水平。重点做好“三个提升”:一是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完善特色商业区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华景城商务综合体的招商组装,引进大型精品百货店、知名品牌专卖店。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抓住商丘与阿里巴巴开展战略合作的机遇,鼓励引导我县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扩大市场销售份额。二是提升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交通物流、邮政物流,引进知名物流企业,培育物流龙头企业。要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改造建设专业市场、批发市场,规范农村集贸市场,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增强城乡商业服务功能。三是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挖掘炎帝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大泥人李、孟氏仿古、麦草画等文化产品开发力度,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六)着力加强支撑能力建设。重点做好“四个夯实”:一是夯实交通支撑。配合做好禹亳铁路及其客货二级站、涡河航运500吨级船闸的施工建设。积极实施326、214、206省道的升级改造工程,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57公里、农村危桥40座。二是夯实水利支撑。强化以打井配套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规模面积9万亩的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加强中小河流疏挖治理,新增、改善有效灌溉面积10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10万亩,争夺省红旗渠精神杯。三是夯实能源信息支撑。建成城南110千伏输变电站,实施农网改造升级、低电压治理、机井通电配套等工程,提高城乡供电能力。启动实施农村天然气村村通工程和城市供暖工程。抓住“宽带中原”建设机遇,加快推进4G网络县域全覆盖。四是夯实项目基础支撑。今年我县第一批重点项目计划安排105个,总投资31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5.6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22个,年度计划投资65亿元。要完善“四个一”项目推进、“六位一体”督查机制,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扎实做好 “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准确把握国家和省投资导向,用足用活大别山片区扶贫开发政策,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为我县今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着力强保障惠民生促和谐。重点做好“三个健全”:一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新增城镇就业45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7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000人。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医疗、失业、生育、工伤险种社保覆盖面。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县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新建、改建敬老院2所,建设农村幸福院32个。以城市棚户区改造为重点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做好住房保障对象的安置工作。二是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17所,完成5所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35所农村学校校舍、2所高中校舍改造建设,争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等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继续办好县政协合唱团等文艺团体。完成5个乡镇卫生院改造和71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建成县人民医院新城分院、妇幼保健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夯实计生基础工作,强化计生优质服务,争创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三是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县行政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开通便民服务直通车,完善22个乡镇(办事处)综合服务大厅,实现494个行政村便民服务站全覆盖。健全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抓好阳光信访、逐级走访、诉访分离、积案化解等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隐患排查、监管整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管理,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加强公共安全事件预警、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防范处置能力。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行“一村一站一警”,坚持抓大案管小案,更加重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侵财案件,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责任编辑:赵丹 |